- 玉中科普
看古人如何防疫
新冠病毒流行让全世界的人们一度陷入危机。中国古人没有现代医学知识,没有消毒液,没有防护服,甚至没有口罩。那么,古人是如何防疫的呢?对今天的我们又有哪些借鉴呢?
1.扶正祛邪
面对传染病,中医首先要扶正祛邪。中医理论有云:培土可以生金。也就是说:补脾胃可以提高肺抵御病毒的能力,所以扶正首先要提高脾胃的功能。人体本来就携带着很多细菌和病毒,在抵抗力、益生菌等机制下形成了一个和谐共存的状态。所以我们只要保持身心和谐、排毒通道通畅就能很好的祛除外邪,例如:保持情志舒畅,大小便畅通、皮肤排毒正常,妇女月经正常等。
2.隔离措施
古籍《睡虎地秦墓竹简•法律答问》中记载,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便有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“疠所”居住。又如西晋王朝规定:“永和末,多疾疫。旧制,朝臣家有时疾,染疫三人以上者,身虽无病,百日不得入宫。”说明晋代政府对疑似患病的官员及其家庭,也必须居家观察,以确保度过危险期。这种规定与现代疫情隔离的做法已经非常相似。也充分体现了疫情面前不分等级、防治人人有责的态度。
3.艾烟熏环境及艾灸穴位
在我国传统医学中,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,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,以期达到祛邪避秽的作用。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在他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就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的方法:在瘟疫流行时“以艾灸病人床四角,各一壮,令不相染”。此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邪为“寒湿”,中医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、关元、气海、胃脘、足三里等穴位,可以温阳散寒除湿,调理脾胃,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。
4.佩戴香囊
民间曾有“戴个香草袋,不怕五虫害”之说。佩戴香囊,虽是一种民俗,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。可用芳香化浊类中药,如苍术、艾叶、藿香、当归、白芷、山萘、草果等制成香囊,以改善鼻腔和呼吸道粘膜的功能状态,对病毒、细菌有直接抑制作用,还具有一定的空气消毒效果。
5.药浴
清代刘松峰在《松峰说疫》一书中记载:“于谷雨以后,用川芎、苍术、白芷、零陵香各等分,煎水沐浴三次,以泄其汗,汗出臭者无病”。药浴后不再次冲水,直接擦干穿衣即可。另外,古书还有记载用佩兰等草药洗浴,可以预防疫病,保持健康。
6.服中药
服用中药,古已有之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,不少中医人及中医院都提供了预防药方。国家也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使用“清肺排毒汤、宣肺败毒方、化湿败毒方”等,得了较好的疗效。
7.消毒
古人的消毒,一般是针对病人用过的所有衣物。大多用蒸煮的方法,进行高温灭菌。贾山亭《仙方合集•辟瘟诸方》说:“天行时疫传染,凡患疫之家,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,则一家不染。”古人没有一次性衣服,更没有防护服。这种衣服蒸煮消毒的方法很有价值,远比今人的方法经济、实用,减少浪费。
由此可知,古人非常重视疫毒的防范,千百年来的抗疫实践证明,这些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,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,以上方法仍可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