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玉中科普
玉中科普 | 冬季饮食不当,警惕胃里的“石头”
冬季的到来,各种应季水果如柿子、山楂、黑枣等陆续上市,它们不仅颜色鲜艳、味道鲜美,还富含营养。然而,这些水果也可能成为胃石症的诱因。
冬日WINTER
胃结石一旦形成,会给你带来诸多不适。胃痛、胃胀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接踵而至,严重影响着你的生活质量。它就像一个不速之客,在你的胃里肆意捣乱,让你苦不堪言。
01.什/么/是/胃/结/石
胃结石是由于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。胃结石可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不适症状。
02.柿子与山楂为何易引发胃结石
柿子和山楂中都含有大量的鞣酸。当我们食用柿子或山楂后,鞣酸进入胃内,在胃酸的作用下,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,即鞣酸蛋白。这些沉淀物会逐渐聚集在一起,形成胃结石。尤其是在空腹状态下大量食用柿子和山楂时,胃内胃酸浓度较高,更易促使鞣酸与蛋白质结合,从而增加胃结石的形成风险。
03.胃结石的危害
胃结石形成后,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。较小的胃结石可能会导致胃部疼痛、胃胀、恶心、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。而较大的胃结石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梗阻,甚至导致胃穿孔、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,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。
04.如何正确食用柿子和山楂
避免空腹食用
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,容易与鞣酸结合形成胃结石。因此,在食用柿子和山楂之前,最好先吃一些其他食物,以减少胃酸对鞣酸的作用。
适量食用
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柿子和山楂,以免摄入过多的鞣酸。一般来说,每天食用柿子不宜超过1-2个,山楂不宜超过5-6个。
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时进食
蛋白质会促进鞣酸与胃酸的结合,增加胃结石的形成风险。因此,在食用柿子和山楂时,应避免同时食用牛奶、鸡蛋、肉类等高蛋白食物。
注意柿子的成熟度
未成熟的柿子中鞣酸含量较高,而成熟的柿子中鞣酸含量相对较低。因此,在选择柿子时,应尽量选择成熟度较高的柿子。
胃石症分急性和慢性两种
1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后半个小时就可出现症状,上腹部有沉坠感,胀满、恶心呕吐,呕吐物中有碎柿块,也可呕血。2病程超过六个月的为慢性型。慢性型的症状与溃疡或慢性胃炎相似,如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、上腹疼痛、反酸烧心、呕吐等。
05.出现胃结石症状怎么办
如果在食用柿子和山楂后出现胃部不适、疼痛、胃胀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,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对于较小的胃结石,可以通过喝可乐、口服碳酸氢钠等方法进行溶解;对于较大的胃结石,则可能需要通过胃镜下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方法进行治疗,请及时就医。1
胃镜检查(首选)。小的且表面光滑的胃结石可自行随粪便排出身体;2稍大一些的结石通过胃,进入肠道后,可能会堵塞肠道,出现肠梗阻;3大的胃结石可能超过10公分,滞留在胃内,时间长了变得非常坚硬,磨损压迫胃粘膜,导致胃溃疡、胃出血、甚至胃穿孔。
案例一
患者83岁男性,因“反复腹痛腹胀,加重1周”入院,此次病程中患者自诉伴有剑突下疼痛不适,伴有腹胀,反酸,入院后行胃镜检查,见胃内巨大结石,并伴多发溃疡;后经仔细询问患者近日饮食,患者入院前有进食“柿子”情况。
案例二
患者68岁女性,因食入“柿子”约一星期后出现腹痛,胀痛为主,伴阵发性绞痛,伴有反酸、烧心,恶心、干呕,口服胃药后症状持续未缓解且出现呕吐暗红色血液,患者家属急送患者至我院,立即行急诊胃镜见胃内大量暗红色血液潴留、胃内巨大结石,胃角巨大溃疡并伴有持续渗血。
案例三
患者24岁男性,因“进食山楂一天后腹痛”入院,入院后行胃镜检查,见胃内巨大结石,并伴多发溃疡。
小结:柿子和山楂虽然美味,但我们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适量,避免空腹食用,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时进食,以减少胃结石的形成风险。
预防胃石症的关键:在于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。避免空腹或饮酒、饮茶后食用柿子、黑枣、山楂等食物;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上述果品;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如规律饮食、避免暴饮暴食等,也有助于预防胃石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