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玉中科普
“便秘星人”必看!教你拉出“香蕉便”
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,排便周期延长,或周期不长,但粪质坚硬、排便艰难,或粪质不硬,虽频有便意,但排便不畅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。
便秘不仅会引起痔疮、肛裂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失眠、脾气焦躁、腹痛、腹胀等,而且有害物质还会干扰大脑功能,表现为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分散、思维迟钝等,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恐惧排便心理或精神异常。
脾胃病科医生提醒您,排便绝不是小事,便秘必须得到改善。
便秘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。便秘本身并不会致死,但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,排便时过度用力真的可能导致猝死。
便秘可致心梗、恶性心律失常。
过度用力排便时,因为要持续屏气,胸腹压明显增加,导致血压升高、心率加快、心脏负荷增加,可能诱发有基础疾病人群发生急性心衰、心肌梗死、恶性心律失常、脑血管破裂而导致猝死。另外,对于长期卧床或有下肢静脉血栓的人群,用力的排便动作可使静脉回流受阻,加上腹内压增加导致髂、股及以下静脉新形成的血栓脱落,引发急性肺栓塞导致猝死。
最健康的大便是“香蕉便”,顾名思义,就是大便的性状和香蕉差不多,不软不硬,而且排便通畅。一般来说,如果一周排便小于三次,或大便性状改变,从“香蕉便”变成了“羊屎疙瘩”,再者就是排便费力甚至需要外力辅助,那就可能发生了便秘。
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,临床上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功能性便秘,主要由胃肠道蠕动减弱及肠道不协调运动引起,其中以老年人最为常见。长期用药也是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。“如部分抗高血压药物中的钙通道阻滞剂、抗抑郁药物及补钙铁药物,都会导致或加重便秘。”除此之外,孕期女性、进行过盆腔手术的女性也是便秘的高发人群。
如何缓解便秘?
排便规律
尽量在早上起床吃过早餐后尝试排便,起床反射和饭后的胃结肠反射,会促进排便。
排便环境
上厕所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,集中注意力。在15分钟内结束排便。
饮食习惯
保证饮水量和均衡的饮食。吃得太少,肠道不容易扩充,反而会容易便秘。增加膳食纤维,主食不要过于精细,要少量多餐,适当增加一些粗粮的摄入,如麦片、小米、玉米面等,还有很多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,比如苹果、梨、黄瓜、芹菜、韭菜等,能有效改善便秘。
充足睡眠
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身体的生物钟紊乱,进而影响肠道的功能,从而导致便秘。
排便姿势
使用蹲姿排便时,腹部压力增大,肛肠角也相应增大,更利于排便。坐马桶排便往往会延长排便时间,但更适合有基础疾病的人群、老年人使用,以免起立时体位变化带来的风险。
适当运动
建议选择游泳、散步、中医传统养生操等运动。
腹部及穴位按摩
两手相叠揉腹,以肚脐为中心,顺时针揉腹,每次5-10分钟。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,助消化、促进胃肠蠕动,从而促使大便顺畅排泄。还可以选择天枢,中脘、大横、关元、大肠俞、八髎、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按摩。
如果偶尔出现便秘,可以临时使用一些“泻剂”,如开塞露、番泻叶,或相对安全的渗透剂,如乳果糖、聚乙二醇。但一定不能常用,否则后期治疗更加棘手。
中医把便秘辨证分型为:热秘、气秘、虚秘、冷秘。玉溪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提醒您,通过改变排便习惯和生活方式无法改善的便秘,应及早到医院就诊,查找便秘原因,最大限度避免便秘可致的风险。如果您也被便秘所困扰,请及时联系我们吧,玉溪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,辨证施治,效果更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