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玉中科普
玉中科普 | 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—让我们再认识抗微生物药物
2020年5月,世界卫生组织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,决定将“抗菌药物”名称改为“抗微生物药物”,并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。
什么是微生物
微生物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一类微小生物体,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。微生物有许多种类,包含细菌、真菌和病毒。有的微生物对机体有益处,有的却有危害,能引起人类或动物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的这类致病微生物,我们称之为“病原微生物”。
抗微生物药物出现之前,感染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,如产褥期感染、外科手术感染,因感染性疾病传染导致死亡的人数触目惊心,如鼠疫、霍乱、伤寒、痢疾、结核病等传染病。14世纪中叶爆发于欧洲的黑死病疫情,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瘟疫之一,就是由鼠疫杆菌引起,夺去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二的人口。2003年“SARS” 和今年肆虐全球的“新冠”,罪魁祸首就是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。
感染性疾病尽管来势汹汹、残酷无情,但人类从未停下抗争的脚步。科学家对抗微生物药物的探索、筛选与发现,是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史,如1932年合成了磺胺药,1935年应用于临床治疗;1928年发现青霉素,1940年用于临床治疗,直至今天仍为经典的抗感染药物,临床应用的抗微生物药物已达一百余种,覆盖了常见的病原微生物,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治疗。
抗微生物药物究竟是什么?
抗微生物药物是用来对抗消除感染人、畜致病微生物的一类药物,对各种致病性细菌、真菌或病毒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。
抗微生物药物和抗菌药物是药物分类范围大圈套小圈的关系,根据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对象可分为:抗菌药物(即抗细菌药)、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。
如何正确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呢?
1.医疗机构临床应用抗微生物药物,首先是杜绝滥用。
2. 对临床医师来说,严格按照适应证选用抗微生物药物。
3、对病人来说,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要坚持“四不”原则“不随意买药、不自行选药、不任意服药、不随意停药”,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,共同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。
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常见的误区有哪些?
1、只要感冒发烧就服用抗菌药物
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,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,而发烧只是一种症状,需经医生诊断、明确病因后再用药,此时滥用抗菌药物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,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。
2、咳嗽、腹泻就使用抗菌药物
并非所有的咳嗽都是细菌感染引起,如病毒感染、食物刺激、气候变化、哮喘等。而腹泻也未必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,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,对乳品、鱼、虾等食物过敏引起肠道反应,此类腹泻没有细菌感染存在。
3、认为越是新的、贵的抗菌药物疗效越好
抗菌药物无好坏之分,只有适不适合,不同抗菌药物针对不同疾病。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药物的好坏和级别是错误的,不要迷信新药或者高价药。
4、主动要求医生开药、挂盐水
有些人一生病就急着上医院要求医生开盐水,其实这都是误区。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液治疗,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抗菌药物为主,病情严重者才考虑静脉给药。
5、使用抗菌药的种类越多,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
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。因为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疗效,反而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。
6、一旦见效就停药
如果治疗一有效果就停药的话,可能导致病情反复。症状复发再次用药,容易促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