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再受折磨?中医一招让你轻松摆脱“姨妈痛”
俗话说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要了命。
殊不知
“大姨妈”来时候的疼痛也是痛的死去活来
毫不逊色。
严重时影响工作和学习,
常常需要口服止痛药来止痛。
其实止痛药,只能是暂时缓解,长期吃止痛药容易致胃溃疡,下一个月还是会痛痛痛,喝姜糖水、吃甜食,只能是带来短暂的心里安慰和满足,月月如此还会长胖。请假、躺暖则影响工作和学习。
今天,大家的老朋友玉中妇产科老宋来给大家介绍用中医的方法来化解“姨妈痛”。它:
点击以下视频详细了解吧↓↓↓
“姨妈痛”——痛经
“姨妈痛”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痛经,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,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,或伴腰骶酸痛,甚至剧痛晕厥,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的疾病。痛经是临床常见病,亦称“经行腹痛”。痛经多见于月经初期,常伴有头晕、腰酸、恶心、腹泻等症状。痛经严重者伴有面色苍白、头面冷汗淋漓、手足厥冷等。
痛经根据发病情况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:
原发性痛经: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。
继发性痛经:由于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,如子宫内膜异位、子宫腺肌病、盆腔炎等病变引起的痛经。
从中医的角度看,痛经是风寒湿痰瘀等因素所致月经运行不畅。我们说的不通则痛,不融则痛,共同的病理就是血络不通。
今天,玉中妇产科就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:采用耳穴压豆治疗痛经,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。
耳穴贴压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。是中国古老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耳廓来治疗疾病。在耳朵可以进行视触探诊,依据个体进行辨证取穴,然后贴豆和按压,能够益气活血、舒筋通络达到立竿见影,痛去舒来,标本兼治的效果。
耳穴贴压
操作方法
①首先用棉签蘸取少量医用酒精将耳朵各部位清理干净,避开耳洞,待干;
②取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贴,贴于耳朵相应的穴位上,按压耳豆出现酸麻胀痛得气的感觉即可;
③每天轻柔重压五次以上,每次每个穴位按压一分钟,直至耳朵发热为止;
④在贴耳穴期间避免王不留行籽脱落于耳洞之中;
⑤一般耳穴压豆贴够三至五天即可去掉。耳穴贴压,由轻到重、按压各穴3-5分钟,一般疼痛立即缓解。
治疗频次如果每月月经期正常,则可于月经来潮前、后一星期各治疗1次,连续治疗2-3个月经周期。
痛经的治疗原则
病位在子宫、冲任,变化在气血,根据“不通则痛”的原理,以调理冲任,补气益血、温经散寒、活血化瘀为主。遵循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的原则,治疗时必须“辨证求因”及“审因论治”。
掌握治疗时机,从经前1周至经行停止。
注意经期卫生、劳逸结合、避免剧烈活动和精神刺激。
耳穴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,不仅能镇痛,对内分泌功能的调整和月经周期调节也有作用,但要彻底治愈需要连续治疗2-4个月经周期。
对继发性痛经,只能缓解症状,需要将引起痛经的病源治疗好后,才能治愈痛经。
习惯便秘者,需要同步治疗便秘。
不用吃止痛药,不用请假休息不用喝姜糖水、躺暖被、吃甜食
月月轻轻松松度过“大姨妈”痛经就记得来玉溪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找痛经专家老宋~
地址:三号楼6楼